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13-08-06  浏览次数:2167次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

(皖政〔2012〕9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努力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能源和新能源、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主导产业,统筹实施生产力布局调整,整合各种资源,做强大企业、做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加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1.新优融合,互动发展。立足安徽省情,坚持传统产业新兴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中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信息化与主导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发展。
    2.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聚焦区域优势,围绕省级主导产业,科学确定各市首位产业。省市联手,重点突破,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强”,以错位发展促差异发展、特色发展,以区域合作共赢助推主导产业发展。
    3.龙头引领,集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行业领先的大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推动产业集聚,构建产业配套协作体系,加速形成产业群体竞争优势、规模效益和扩散效应。
    4.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紧抓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契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引领主导产业跨越发展。
    5.合力推进,持续发展。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上下联动,多措并举,统筹各方,锁定主导产业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三)发展目标。
    到2016年,全省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70%以上。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能源和新能源、食品医药、轻工纺织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现代服务业(不含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5%以上;主导产业大中型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数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比例达到16%以上,15户以上工业企业进入全国500强,5户以上服务业企业进入全国百强,2户以上文化企业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初步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结构明显优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到2020年,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新优融合、高端引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消费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品牌加速成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二、发展重点
   (一)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产业。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和家电产品,建成全国最大的智能家电制造基地和国内领先的新型平板显示、LED光电、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以及国内重要的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制造基地,培育形成国内一流的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特种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产业集群和节能环保型、个性化、智能化家电产品。重点发展服务于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的电子控制系统、车身及车载电子系统等,服务于移动通信、物联网的各类传感器、射频元器件及中间件等,服务于通信、工业过程、食品生产及流通等领域的安全管控系统及仪器等,加快推进量子通信成果实用化。积极开发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及各类应用软件,发展壮大语音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完善产业链。扩大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LED外延及芯片的生产应用。推进电子材料、元器件及专用仪器设备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坚持自主培育与引进吸收并举,在现有优势产业领域,加强自主创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向世界先进水平跨越。在市场空间大的产业领域,利用现有配套条件、政策环境、市场和资源优势,打造完备的高效承接平台,引进产业链核心环节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二)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创新发展基地、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基地、国际汽车市场主要出口来源地和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节能环保设备和智能装备基地,以及长江流域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带动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材料和新材料、能源和新能源等关联产业全面提升。部分汽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企业力争跻身世界前十强。重点发展中高端乘用车、工程机械重型专用底盘、特种专用车以及新一代动力总成,加速经济型轿车、轻型载货汽车、商务车、客车底盘等优势产品升级换代,大力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基础装备、工业机器人、新型关键基础零部件、先进通用设备,以及农业、能源、矿产开采、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型工程建设等领域成套技术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注重与上游材料产业合作,共同开发铁基等新材料,延伸发展高端装备产品。加速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培育大型工程企业和系统成套企业,带动车用电子、纺织、橡塑制品等产业链式发展。紧盯产业创新动态,整合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积极推进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鼓励骨干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通过品牌和技术嫁接,丰富自主品牌价值内涵。
    (三)材料和新材料产业。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强、结构优化、配套齐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打造国内最大的铜精炼和精深加工基地、全国前三强的煤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石化和精品钢材基地、全国规模较大的铁基、铜基、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及沿江最大的水泥熟料基地、区域内重要的盐化工基地,力争部分龙头企业跻身世界前五强。紧密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型材料和经济建设、国防急需的新材料产品。重点发展高强度汽车板、轨道交通用钢、高档电力用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磁性材料等铁基新材料和高精度铜材、高强高导铜合金、稀有金属、稀土功能材料等铜基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以及特种玻璃、有机硅材料、功能陶瓷等硅基材料和工程塑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积极研究开发超导、纳米、智能、生物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改进金属冶炼、加工及非金属深加工技术,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加速向新材料产业领域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实现转型升级。鼓励优势核心企业加速兼并重组,建立跨产业战略联盟,实现与下游电子信息、汽车装备、能源新能源、轻工纺织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内涵集约式发展,采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先进技术工艺改造提升传统材料工业,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
    (四)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国家级两淮大型煤炭基地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超超临界机组装机比重大幅提高,国家特高压示范工程尽快建成投产,实现与国家“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工程互联互通。天然气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低风速发电走在全国前列。安徽作为华东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重点建设一批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大型煤矿和沿江煤炭储配中心,加快发展现代煤炭物流。积极建设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燃煤机组,支持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鼓励发展低热值煤发电。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构建智能电网,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扩大原油加工和成品油生产规模。加快天然气管网和储备设施建设,争取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能源项目。加速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综合能源企业集团。支持煤电联营,推进煤、电企业资产重组。加快洁净煤技术开发应用,促进其与化工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大型煤炭企业“走出去”,推动煤矿技术服务产业化。促进能源开发利用与装备制造互动发展,培育先进煤机、电工装备产业。加速新能源技术开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生物质能、光伏、风电等高水平产业链,实现新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
    (五)食品医药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和区域性健康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创新药物及仿制药研发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及现代中药制造基地和医药流通中心,以及国内重要的生物育种产业集聚区。力争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关键技术和重大新产品研制率先实现突破。适应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重点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保健与功能性食品;针对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防治需求,积极发展创新药物、品牌仿制药、特色原料药及先进医疗器械、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等。大力发展中成药新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及养生保健品,以及生物育种和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依托粮食、油料、畜牧、水产、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农产品,加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与传统加工制造技术的交叉融合,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比例。推动传统主食品工业化,实现食品结构多元化、优质化和营养化。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品牌建设,利用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药工艺和流程,支持各类新药和生物制品的研发、试验和产业化。促进食品和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六)轻工纺织产业。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塑料制品基地和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绿色造纸产业基地,以及现代纺织承接转移国家示范基地和全国新兴经编产业基地,打造国际精品纺织服装、名品制鞋基地和国际性先进纺织品贸易中心。重点发展管件管材、异型材、改性塑料、降解塑料、医用农用塑料等塑料制品和助剂产品,积极发展低定量、功能化纸、纸板新产品以及低白度和未漂纸浆等环保型纸产品。加快发展新型纺织纤维材料和面料新品种、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新型鞋材和个性化、功能性鞋类产品,争取在高端纺织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依托自主创新,利用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装备改造提升轻工纺织产业。加快提升塑料制品业产业素质,实现塑料制品业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实施林纸一体化,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棉花、茧丝绸等优势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提升纺织原料保障能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完善纺织集群专业配套能力,实施自主品牌、营销网络、信息化三大建设工程,促进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协同开发产业用纺织品材料与终端制品,提高为终端制品及工程用户的服务能力。
    (七)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比重逐年提高,服务业总量较快增长,占全国的比重稳步提高,增速居中部地区前列。服务业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先进制造业实现融合、互动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和软件、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旅游、体育健身等现代服务业产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深入推进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选择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围绕重点领域,规划建设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集聚发展。推进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建立品牌培育机制,支持重点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服务业投入,研究制定安徽省服务业产业指导目录,规划建设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加快国家和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制定和实施物流、旅游、金融等领域服务标准,显著提升服务业标准化水平。
    (八)文化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动漫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发行基地,建设全国区域性包装印刷中心、出版物发行中心。重点发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科普等新兴文化产业。依托区域中心城市,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统筹规划特色文化创业创意园区建设。加大重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力度,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推进“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库建设。做大做强文化龙头企业,打造“徽”字号文化航母,发展“专、精、特、新”中小型文化企业。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提升文化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打造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推动演出院线、电影院线跨区域发展,构建文化产品流通网络。
    三、主要措施
    (一)锁定目标错位发展。各市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龙头企业、市场潜力、政策环境等条件,围绕省级主导产业,科学确立2—3个市级优先培育发展的主导产业,集中力量,有序推进。在市级主导产业中,进一步明确本市首位产业,集中扶持,重点培育,实现有中生新、有中生高、有中生优、有中生强。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突出龙头引领,实施强企工程,选择一批龙头企业和优势骨干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增强企业融资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重点引导省属企业和传统优势企业进入新兴、高端产业领域,促进企业由生产制造向营销服务延伸,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鼓励企业创新产品技术、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加强合作交流,增强发展活力。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挥项目支撑作用,不断调整提升“861”行动计划内涵,将符合条件的主导产业项目纳入“861”项目库,实行分级分层调度、部门及时调度和区域集中调度制度。集中力量谋划、实施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大、支撑力强的标志性项目,列入省政府重点协调调度范围,保持项目接续不断,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四)加快建设产业基地。发挥区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统筹实施布局调整,建设一批市场影响力大、产业配套和辐射带动力强的核心产业基地,择优实施省级示范基地授牌,争取升为国家级。加强商标品牌基地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商标集群。引导企业和各类要素加速集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中介机构,完善分工协作体系。
     (五)切实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多形式、多层次建立研发平台。推动高校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一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交流合作,引导建立一批省部(院)产学研战略联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和引导企业提升专利质量,提高专利发明率、授权率和转化率,建设一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并争取提升为国家级。
     (六)倾力打造核心产品。鼓励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突出主业,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订,围绕核心技术持续推进研发攻关,打造拥有核心专利权的拳头产品。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发展、保护机制,引导企业提高创牌意识和品牌经营能力,新增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省级名牌产品,推动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实行区域性互认,不断提高核心产品的技术含量、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七)积极开拓全球市场。鼓励企业树立全球化意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抢抓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契机,积极实施资源、技术、市场并购,建立完善适合企业特点的全球市场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培育国际化品牌。引导企业建设一批境外资源开发基地、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鼓励零部件、外包、物流等企业进入国际供应链体系,提升主导产业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八)深入推进产业融合。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实施一批产业融合示范工程,推动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引导汽车和装备、能源原材料等向新兴高端领域延伸融合,鼓励传统产业内部交叉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与服务业在互动融合中实现高端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九)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化承接载体建设,优化综合商务环境,培养专业招商团队,瞄准一流企业、项目、技术、人才,实施定向招商、精准招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鼓励已有企业以存量引增量,实施产业链配套招商,提高招商实效,确保引资项目落到实处。
     (十)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引导企业紧紧围绕开发品种、提升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两化”融合、安全生产等重点,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
     (十一)不断优化融资环境。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担保体系。鼓励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培育企业上市。鼓励发展创业和股权投资企业,推动股权投资服务主导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内部挖潜,剥离不良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壮大资产规模。
     四、支持政策
     (一)财税政策。各地要加大对主导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省级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逐步增加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额度,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和各市首位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统筹现有各类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不改变现有管理权限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集中用于支持各市首位产业发展。优先选择首位产业项目争取国家各类产业发展补助资金支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首位产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财政资金和政策的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主导产业企业优先提供信贷支持和保险服务,优先支持主导产业企业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等。优先辅导主导产业骨干企业上市。充分利用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信用保险、保证保险、金融租赁等金融工具,帮助主导产业企业多渠道融资。重点支持主导产业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实施兼并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
    (三)土地政策。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年度供地计划中优先保障首位产业发展用地;在国家年中、年末追加调剂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部分指标对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实行点供;鼓励各地利用存量土地优先发展首位产业。
    (四)人才保障政策。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实施省“百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引智工程”等,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加强产教合作,培育一批产业创新团队和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首选主导产业集聚区建立省级创新创业基地和产学研实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制度体系,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提升人才效能。各市首位产业领军和高端人才享受合芜蚌人才特区优惠政策。
     (五)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股权、期权激励,推进企业上市,激发企业活力。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省属企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推动省属企业向新兴领域、高端领域转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法人治理模式;深化企业劳动用工、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搞活经营机制,吸引人才集聚。建立政府资金引导、民间资本为主的产业创新风险投资制度,完善资本筹集和运作模式,创新资金监管、风险补偿和政府资金退出机制。
     (六)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各市要围绕市级主导产业,借助“外脑”加强战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聚焦重点,持之以恒做精做专。根据规划制定并公布市级主导产业重点产品及技术发展指导目录,每两年修订一次,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要充分整合本级财政资金和各项优惠政策,集中力量支持本市主导产业发展。要营造优良环境,加快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全力开展招商选资,引导境外、省外关联企业投向各市主导产业。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推进。聚焦主导产业发展,调整工作思路、重点和措施,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的中心工作,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树立全局观念,集中主要力量,创新工作方式,细化落实措施,完善工作方案,合力推进主导产业特别是各市首位产业发展。
    (二)建立长效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长期发展的理念,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和盲目求新求变的短期行为,坚持有限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抓住主导产业不放松,牢牢盯住发展目标不动摇,真正做到常抓不懈,持续推进。
    (三)完善统计评估。建立健全主导产业统计报表制度,实施专项统计。研究建立主导产业发展动态监测评估体系,逐季对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年对主导产业发展规模、速度、质量进行评估,形成年度评估报告供决策参考。
    (四)开展信息发布。研究建立主导产业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主导产业和各市首位产业发展目标、优惠政策、发展成果,发布国内外市场动态、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等。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逐步建立产业风险防范和安全预警机制。
    (五)实施绩效考核。层层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将主导产业培育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省直机关效能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主导产业发展成效作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六)做好督促检查。加强对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手段,减少环节,持续推进,增强政策执行效力,巩固政策实施效果。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2年9月10日

版权所有:安徽省不锈钢商会  皖ICP备17026311号  技术支持:卓讯科技
电话:0551-65331992  传真:0551-65331994  地址:合肥市巢湖南路53号不锈钢市场管理办公室(五里小学对面二楼)